新华网南宁6月19日电 近日,在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庆祝2024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第十一届马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文化成果展演上,来自马山县31个中小学代表团的孩子们穿着壮族服装,在打扁担、打榔专场,以扁担、长凳等为道具,配合会鼓伴奏拍打、旋转、跳跃,尽情展现马山非遗风采。
随着“马山‘文化三宝’(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壮族打扁担)进校园”活动的持续推进,马山非遗已被更多的人认知和喜爱,在新时代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马山县十分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培育人才队伍、非遗进校园等方式,探索出一套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模式。在马山,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23项,其中壮族三声部民歌和壮族会鼓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培育队伍 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建设
在马山县古零镇安善村,非遗传承人温建业和莫花美夫妇在忙着辅导村民及业余文艺队学唱民歌,这里也是马山县壮族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温建业介绍,每年县里都会组织至少两期培训班,安排周边业余文艺队来基地学习。在马山,像这样的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有18个,依托这些基地,各项目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越来越多的村民接触并爱上了非遗。
马山县还开展多轮下乡普查,对65名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全部登记建档,整理编纂80多万字的资料集,建立了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形成集文字、图片、音视频于一体的非遗保护数据库。同时,马山搭建“传承人+业余文艺队”人才体系,并通过传承基地加强互动联系,解决非遗传承难题的同时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村民自发组建业余文艺队的热情很高,每逢县里举办比赛,就争着报名参加。”马山文化馆负责人介绍,根据要求,全县156个行政村及社区每个都至少要有一个业余文艺队,但实际上,很多自然村都自发组建了不止一个。
马山县还充分调动业余文艺队力量,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至目前,宣讲团开展各类宣讲活动60余次。
走进校园 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近年来,马山县积极挖掘非遗资源优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并形成非遗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模式。马山先后将22所学校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把马山“文化三宝”引入校园。非遗的引入助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前四年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于2021年入选南宁市首批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马山县加方初级中学以壮族+打扁担为主题创建学校特色文化,将每周二、四的大课间活动设置为全校打扁担舞时间,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舞台,学校配备打扁担舞专职教练18名,并组建表演队赴自治区内外展演,获得多项荣誉。
“援桂帮扶校长”唐德武2022年从深圳来到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担任校长,他以非遗进校园为契机助推学校特色发展,给马山县第三高级中学定下了艺体特色发展的目标,并将“文化三宝”进校园作为题中之义推进。学校将“文化三宝”融入音乐、体育等日常课程体系,要求学生高一会打会鼓、高二会跳打扁担舞,并将壮族三声部民歌融入打扁担舞中。学校还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在每年的校园文体艺术节开幕式上,千人扁担舞和会鼓、三声部民歌表演融合表演场面恢弘,显示出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
匠心传承 激发非遗技艺共富活力
马山县级以上非遗名录里,包含壮族刺绣、何氏三部灸等12个工艺类非遗项目。马山坚持分类施策,形成了“文艺非遗生活化、工艺非遗产业化”的活化保护路径。
作为一项极富民族特色的手工技艺,壮族刺绣技艺自成一脉。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壮族刺绣传承人蓝淋自1998年起,与兄妹一起成立了壮美坊壮绣手艺厂,致力于传承发展壮族刺绣。
20多年来,蓝淋带领壮美坊趟出了一条市场化、创新化的路子,让濒临失传的千年壮绣技艺重获生机。壮美坊在保留壮绣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改良绣法用色,产品紧跟潮流,涵盖收藏、服装、家纺等,有了很好的销售业绩。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蓝淋还致力于用非遗技艺带动家乡发展。马山属于山区,资源匮乏,很多女性都外出打工,有不少留守儿童。蓝淋积极帮助身边的贫困妇女实现在家门口灵活就业,如今,蓝淋的壮美坊已为2000多名妇女提供免费壮绣培训,很多妇女成为了壮美坊的绣娘,在方便就近照顾家庭和孩子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保障。
近年来,马山县建立了非遗文创产业培育机制,依托非遗项目优势,培育重点企业研发各类非遗文创产品,促进旅游对经济的拉动。2023年,马山县接待国内游客478.43万人次,同比增长41.8%;实现旅游收入34.69亿元,同比增长46.8%。(黄楷文)